查看原文
其他

现场直击 | 北京中心城区两个三年行动方案实施成效与思考

净水技术 净水技术 2022-07-19



11月26日上午的第十四届中国城镇水务发展国际研讨会与新技术设备博览会城镇水务发展主论坛上,北京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郑江发表了题为《北京中心城区两个三年行动方案实施成效与思考》演讲。加快农村地区生活污水治理、开展小微水体整治、加强面源污染治理等工作,持续改善水环境,首都北京的城乡水环境治理工作成效卓著,可为全国其他城乡地区治理水环境提供经验。

 为了加快污水治理和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有效改善首都水环境,2013年4月北京市政府按照首善标准和统筹筹划、系统思维、问题导向、聚焦攻坚的原则,印发了《北京市加快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13-2015年)》。由此,拉开了集中力量轰轰烈烈开展治污工作的序幕。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两个三年行动攻坚,提升系统治理能力、标准


第一个“三年”:

2013年—2015年,中心城污水及再生水设施规划布局及能力基本形成,水、泥、管网、再生水、资产质量、运营标准和效率国内领先。提早布局,领先启动,为水污染防治和城市水安全保障积累宝贵先发优势。 第二个“三年”:2016年—2019年,围绕全面实现水环境还清的目标,以污水收集与截污纳、系统完善为重点,提升处理、减排功效,实现从水污染处理向水环境改善跨越。系统运营能力、技术创新成果、产业链协同水平国内领跑、国际领先。短板与不足:合流溢流和雨水污染控制。坚持领先理念,着眼治水之本,还清首都城市水体,献礼祖国七十华诞。 

北京城区黑臭水体治理项目总图

第三个“三年”:2019年—2020年,全面推进城乡水环境治理工作,持续改善首都水环境、水生态质量,以绿水青山迎接北京、张家口冬奥八方宾朋。 通过前两个“三年行动”,强化厂网一体系统建设,北京污水处理系统厂网设施得到了快速、均衡发展和系统化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再生水生产利用、管网运维、排水防涝和应急抢险、污泥无害处置能力实现了全面提升,集团和产业链快速、均衡成长。

实施系统流域管理,改善北京水环境和水生态


践行厂网一体化调度,实施流域化管理。根据流域化水环境治理的需要,2017年3月,成立了清河、坝河、通惠河、凉水河四个流域公司,实现“厂网一体化”的运营管理。

 污泥资源化一直是当前国内外污泥处置技术的研究热点,无论是以美国等西方国家为代表的土地利用,还是日本污泥焚烧发电,都朝着资源化利用方向发展。污泥151系统、中心管理模式,推进污泥资源化:一条主流工艺路线(热水解+厌氧消化+板框脱水);五个污泥处理中心(高碑店/小红门/槐房/高安屯/清河二 );一个资源化利用分向(以土地利用为主)。 


高品质再生水生产和利用创历史新高。再生水让河道还清、再生,基于设施处理、输送能力增长和水质标准的提升(再生水管网872 公里,提升能力359万 m3/日),北京再生水产量、利用量逐年递增,水质全部达到准四类标准,2018年共提供再生水11亿m3,约占北京市全年供水量的1/3。主要用途中河湖景观用水,占总水量的88.4%。再生水补水的河道26 条,共计210 公里,充足的高品质再生水水源让河道消除黑臭、消除干涸。

规划践行未来水厂,实现绿色生态、高质量发展


未来水厂目标与路径:

系统治水

三大整体解决方案的系统模式,将污水从来源、收集、处理到回用作为整体考虑,勾勒出水资源全面管理的雏形。

 更高标准

基于准四类水质,提出利用再生水超深度处理技术实现污染物极限去除,更好服务于水环境及水资源要求,解决打通水循环最后一公里问题。



资源回用

践行从污水中回收能源及资源,并探索进一步提升污水及污泥处理的效能(资源综合利用、土壤生物修复制品)

智慧运行

更加注重精细化调控和智能化运行,并提出向智慧化发展。



生态融合

推动污水处理从浅生态向以生态为核心的方向发展,积极实践再生水多尺度生态循环利用。


推进未来水厂建设:


1.通过全要素资源化水厂建设,深度挖掘污水的资源属性,将污水变为城市的液体矿山。采用河道补给、工业用水、绿化、农业灌溉等手段实现再生水的全回用,再造水乡、打造水谷、修复生态
2.通过全流程智慧化水厂建设,实现复杂体系的多系统融合,显著提升再生水厂整体稳定性及运行效率。
3.通过全方位生态化水厂建设,将再生水厂融入城市生态,成为城市发展的功能单元。探索全面管理水资源路径,将自然环境融入城市水系统,实现水环境安全,水资源安全,水生态安全、城市运行安全及节能减排。围绕“技术领先、厂网一体、智慧运营、绿色低碳、能源自给、资源回收、生态和谐、厂城融合”八个方面打造国际一流的未来水厂,引领水务行业产业升级。


将再生水厂融入城市生态,成为城市发展的功能单元厂城融合:城市与水厂共生、共享、共融,扩大再生水生态利用尺度,实现“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的目标。绿色低碳:发挥精确控制系统的优势,实施节能改造,实现系统效能提升。环境友好:打造花园水厂,强化臭气及噪声控制,实现环境友好。 

抚州市汝水生态水厂(图片源自网络)

再生水循环应用于水生态环境,将突破现行再生水有限水质指标、使用目标和循环尺度的局限,修复和提升城市水生态系统的质量和功能,实现再生水厂与城市水系的融合。例如中国水谷水生态环境构建项目、南苑森林湿地公园水生态环境构建项目、清河二沈家坟蓄滞洪区水生态环境构建项目等。

南苑森林湿地公园(图片源自网络)

思考与展望



气候变化、人口增长、水环境恶化、水资源短缺危机催化下,城市排水系统的深刻变革已势不可挡,传统污水收集处理模式已不足以应对未来的挑战,体制、机制和技术创新已经不再是一个选择,而是一种必然。
北京递进的“三年行动”期间,伴随着完整、安全、高效的首都城市雨污水收集、处理、回用设施系统的建设,充分证明,系统思维原则、正确的问题导向、持续体制和技术创新及应用能力是城市排水及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跨越发展的正确遵循。
未来水厂的建设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打破水厂的界限将其融入到城市、流域整体考虑、统筹,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建立可持续的水资源解决方案,建设更具弹性的城市和城市群排水系统。 厂网河一体、厂站城融合、环境生态友好的排水与污水处理系统正在向我们走来。


《净水技术》杂志社编辑在会场全程记录精彩演讲报告的核心观点,于本公众号陆续发布,敬请持续关注!

版权说明:本文内容主要基于现场记录和整理,未经专家本人审阅,仅供参考;图片源自网络、水世界订阅号及现场拍摄。

现场采编:黄如诗

排版:西贝

校对:王佳

阅读更多

现场直击 | 余刚:长江经济带城市水生态环境——观察与思考

现场直击 | 姜立晖:新时期城市供水安全保障面临挑战与解决思路

现场直击 | 仇保兴:城市应急供水系统的设计要点

现场直击 | 仇保兴:中国城镇水务发展的三个阶段

现场直击 | 马军:饮用水面临的挑战与安全保障对策

现场直击 | 张土乔:浙江省“五水共治”的技术支撑

现场直击 | 唐建国:排水口雨天出流污染辨析和治理之道

水漾年华 | 治水大师张晓健:回望这50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